五月十一日🧔🏼♂️,適逢母親節♻🔱,九三學社社員對常熟進行社會考察🏸。先遊覽了尚湖禦景——在牡丹園賞花拍照💗,通過拾詩橋🎅🏽👩👦、觀荷橋🛼,我們來到了耕煙草堂🤶🏿。之後,我們登上了子牙號船,徜徉在寧靜、寬廣的湖面,湖水微波蕩漾,清澈見底。一群群的魚兒在船邊遊來遊去,白色,黑色的海鷗、飛鳥在天空中翱翔。遠處的岸上,十七拱橋慢慢向我們靠近。此時,我們能想象出姜太公在這裏釣魚時的場景🤹🏼。憶起“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千古名句👨🏿🎤👷♂️,體會隨遇而安的人生哲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文人雅士在這裏揮毫潑墨🚴🏿♀️,他們生命的光輝和文化的神采是那樣的醒目和耀眼🕴🏻。尚湖在他們回腸蕩氣的詩吟裏🐠🦠;在風韻流動的畫作中👩🏼⚖️;在清澈淡幽的琴弦上🐝。這裏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詩意家園🌴,常熟文化寧謐的後院。
我們驅車來到了佛教聖地——重元寺。它重建於八十年代占地二百余畝,地處風景秀麗的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陽澄湖旅遊度假區,寺院以觀音道場為特色🚹,店堂之宏偉,堪稱海內巨製🚣🏼♀️。觀音閣供奉的33米主觀音像為亞洲室內第一大佛🕴🏼,再現吳中千年巨刹的莊嚴風貌。在金碧輝煌的佛像面前,我們有的祈禱,有的駐足仰慕⛳️,心裏有各自的祝願:祈求家人健康、祝願孩子考上大學、祝福天下永遠和平,祥和。
在途中,社員們也不甘寂寞,喻方達副研究員為大家唱起了現在被稱為“搶救扶持民族劇種的”京劇🤷🏼♀️,從他那宏量的大嗓門中,我們聯想到當年他授課時的情景🕵🏿。在交談過程中,我們知道,九三的成員中😶🌫️,特別是老社員🫳🏽,他們退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的是網球場上的能手,有的是京劇票友會的骨幹🎋。他們的大嗓門是上班期間練出來的。“那時候,沒有話筒🚊,沒有多媒體、投影儀…只有粉筆和黑板哪,200多人的大課啊,要讓最後一排人也能看得見,聽得清呢…”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聽到這些話,年輕的教師們有什麽感慨呢?
忘掉大城市裏的擁擠和喧囂🏄🏿♀️,放下緊張的工作壓力🛑,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春日裏,九三學社成員過了一個輕松、祥和的一日遊👵🏻🧎♀️➡️。和大自然來一個親切接觸🕴🏼。將自然景觀加入人文內涵🧟。它使我們疲憊的身體得到了舒展,使我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放松。我們忍不住急切地心情詢問:下一次九三活動在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