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下午🛠,意昂官网民革黨員劉少偉教授參加了上海交通廣播電臺105.7時事會議廳的訪談節目🧔。與同濟大學附屬醫院吳醫生一起與主持人就目前大家廣泛關註的蒙牛牛奶黃曲黴毒素超標及如何選擇牛奶問題進行了探討🧙🍖。
黃曲黴毒素(Aflatoxin,AF)主要是黃曲黴菌和寄生曲黴菌的代謝產物,之所以廣受重視是因為它是人類癌症的一個重要的致癌源🧑🏻🤝🧑🏻,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I類致癌物。至今已分離出的黃曲黴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多種🗝,在天然食物中以黃曲黴毒素B1最為多見,危害性也最強®️,而此次牛奶檢測超標的黃曲黴素M1則是黃曲黴毒素B1的代謝產物。
黃曲黴毒素 M1一旦產生便很難消除,因為它對光、熱和酸都比較穩定,熔點(裂解溫度)在299℃。牛奶常見的三種消毒方法都對它無可奈何——巴氏消毒法,在63℃保持30分鐘;高溫快速(HTST)的巴氏消毒,在72℃保持15秒;超高溫(UHT)滅菌,在135℃保持1-2秒鐘。
就牛奶中黃曲黴毒素M1的限量,我國與美國🤯、日本一致,都是0.5微克/千克✤,歐盟成員國以及與歐盟有貿易的非洲、亞洲、拉丁美洲部分國家相對嚴格,為0.05微克/千克[4]♣️,而歐盟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包括嬰幼兒配方牛奶則限量0.025微克/千克。
專家們認為洋奶品在國內受到消費者追捧,而國產乳製品正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振興民族乳業,需要奶企爭氣🧜🏿♀️🏃,也需要監管意昂強化監管📠。
訪談節目與聽眾進行了互動🤘🏼,專家們就聽眾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就目前大家關註的牛奶選擇等聽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